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进行实用文档写作的机会,想写好实用文档类型的文章,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文。好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我的老师教案11篇》,希望对你的范文写作有所帮助。
下面是好范文小编分享的我的老师教案11篇,欢迎参阅。
我的老师教案1
一、课标、教材、学生分析:
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我的老师》是七上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属于写人记叙性文章,都同属于几件事写一个人,属于比较复杂的写人文章。这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他们不要太苛刻的要求。本课《我的老师》和其他三课的写人文章比较起来突出特色是采用侧面描写和独特的心理描写,这又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②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大意。③通过分析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人手法,积累写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质疑,在质疑中撞击,最终悟出文章之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懂得珍惜和回报所有人对自己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侧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反衬手法的运用,了解独特的心理描写————心理感悟能力。在海伦,除了双手,就剩下她的慧心了,一切只能通过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这种心理描写和其他做平的心理描写是不同的。
四、教学方法设计:读、议(合作探究)、讲授。
五、课时与教具:1课时;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完成字词过关;查资料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文导入并检查课前落实情况。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曾率领法国军队横扫整个欧洲,战功赫赫。海伦凯勒是谁呢?课文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又是谁呢?(请同学发言)。检查给加点字注音字词情况: 纳nà闷 启蒙méng 预兆zhào 无垠yín 琢zhuó磨 毛坯pī 绚xuàn丽
迷惑huò不解 灌guàn注
二、梳理文章思路、并概括主要内容(合作讨论,师点拨明确,学生概括意思可能不够准确。学生应该从写沙利文这角度去概括,就会减少意思概括的偏差):
第一部分(1--3)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第二部分(4-26)写莎利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一层:(4---8 )写莎利文老师教“我”识字,初步表现了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层:(9---12)写莎利文老师带“我”认识大自然,体现沙利文老师高超的教学本领。
第三层:(13--26)写莎利文老师教“我”理解“爱”“思考”这样抽象概念,进一步对
沙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第三部分(27)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老师教给了“我”什么?
1、教“我”学知识
①利用触觉教“我”识字。(4段)
②新旧娃娃的对比,教会我在比较中学习知识。(5段)
③利用触觉体会、感触“水”这个词,进而激发我学习的热情。(6段)
2、教“我”了解认识大自然:有美的一面;也有不仁不善不友好的一面。
①让我懂得了阳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长,鸟儿会为自己筑巢,松鼠、鹿、狮子等动物会为自己觅食做窝。(9段)
②调动我的听觉、嗅觉器官,教我从森林中散发的芳香,从青草丛的叶片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并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9段)
③为了让我直接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也为了培养我对生活的信心,还让我一个人高高坐在树枝上迎接雷雨的到来。(10、11、12段)
3、教“我”理解爱
①用接吻、抚摸等触觉(形体语言)让我感受爱。(14段)
②教我穿珠子,当我穿错了,非但不责怪,反而更耐心和蔼,用这件事让我感受爱,并启发我思考。(21段)
③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阐释“爱”,灌输“爱”。(25段)
(二)、你觉得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海伦性格特点?(同学各抒己见)
师点拨:莎利文老师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蔼,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有高超教育本领的人。
海伦是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人。
(三)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自己?
作者一味的提及自己的经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本人身体条件决定的,海伦没有视力没有听力她不可能看到老师的外貌、动作、神态等,也不可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她只能用心去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就是把与描写对象有关的人或事物刻画、描绘出来,从而映衬、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成长、成就来表现老师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蔼,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有教育智慧的人。
(四)写沙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是“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这和下文老师到来有关系吗?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这是反衬的写法。反衬出老师对海伦影响很大。
映衬是用乙事物来做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可以分为正衬、反衬。正衬即用一种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和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反衬即用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和景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五)了解独特的心理描写。
仅凭触觉来感受世界的海伦对世界十分敏感,这完全靠她的心理感悟能力。如作者如何知道有人要来到他家的?她是通过“母亲的动作”(是“示意”的动作,而不是母亲的吩咐或通知)、“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迹象” 等,从而“猜测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这里的猜道出了海伦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根源。在海伦面前,一切只能通过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因此,她的心理感应能力无比发达。文章正是通过这样心里感应的描写来赞颂沙利文小姐的。这种心理描写和别的作品心理描写是有区别的,应认真体会。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沙莉文老师教我学知识:教导“我”认识具体事物,教我热爱大自然和教我懂得什么是爱:高度的赞扬了老师的教育技巧与爱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五、写作特点(请同学们归纳):1、巧妙的侧面描写;2、反衬手法的运用;3、独特的心理描写。
六、 课堂小结
“吃水不忘挖井人”,海伦的成功离不开沙利文老师的辛勤培育,她深深地知道没有沙老师最初的耐心教育和引导,就没有她的今天。对老师的歌颂也体现了海伦对老师的尊重。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为你真心付出。
七、作业布置:1、课外魏巍《我的老师》;2、熟读课文;3、完成课外习题。
八、板书设计
莎利文 付出 感激 海伦
(耐心、爱心、超教育本领) (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侧面描写
主要写作方法------------------------------------------
反衬手法
独特的心理描写--------------------------------------------------心理感悟能力
我的老师教案2
环境创设
1、创设墙饰“我和我的老师”,展现老师和小朋友平时一起活动的照片和绘画。
2、开辟“我的老师”主题墙:一是用照片或漫画、图像等形式展示班级三位老师的风采;二是将采访中发现的老师的形象,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征,取名为“老师辛苦了”。
3、常规区的材料投放,美工区投放装饰相框、皱纹纸、刮蜡画等操作材料,益智区投放1~10的实物和数字卡片,增设角色区“幼儿园”。
生活活动
1、引导幼儿关心班级中共同的事情,主动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2、鼓励幼儿主动去认识、结交新朋友,享受与新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家园共育
1、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关于教师节的来历、社会上尊师重教的新闻资料等,增强家长与幼儿对教师的尊敬与热爱。
2、帮助幼儿了解9月14日是世界地球清洁日及世界地球清洁日的意义,带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去超市购物尽量不索要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生活垃圾做到分类;少开一天车,多走一天路等。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活动
1、“我和我的老师”: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的韵律美,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访问老师”:了解自己的老师,密切与教师的感情,学会感恩。
3、“我的老师”:尝试用漫画的方法画自己的老师,能够画出每位老师的主要特征。
4、“10以内数的比较”: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5、“我爱你”: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温暖、快乐的情感及爱的氛围。
区域活动
美工区:
1、“制作相框”:尝试用折叠、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并能用多种材料采用对称、间隔等方法进行装饰。
2、“送给老师的花”:尝试看步骤图折纸花,并用送花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3、“我的同伴”:运用漫画的绘画方式为同伴画像,能画出同伴的显著特征。
益智区:
“猜猜数字儿”:运用掌握的“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游戏。
阅读区:
1、“我和老师的故事”:阅读自制绘本,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和老师发生的故事。
2、“写给老师的信”:能够用符号、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3、“阅读与10以内数的比较有关的书”:理解故事内容,巩固自然数列中的等差关系,感受鼹鼠伯伯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角色区:
1、“我当小老师”:能再现日常生活中和老师发生的事情,乐于扮演老师,感受教师的工作。
2、“我做小记者”:了解并掌握小记者采访的技巧,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问题。
户外活动:
1、“红花献给好老师”:能灵活的侧身穿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障碍物,巩固侧身钻的动作要领。
2、“好玩的梯子”:能用梯子做攀爬、钻、跳等的动作,掌握手脚交替向上攀爬的动作技能。
3、“小蜗牛旅行记”:能听口令迅速变换队形,学习螺旋走。
4、“穿地道”:能听信号原地转向和改变方向走。
我的老师教案3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提示,词的音、形、义。
二、讲授新课:
1.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回忆他的老师?为什么选择这几件事?
这些事在我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文章一开始就写道:“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难忘”这个词在全文中很重要,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是写蔡老师对我的培养、教育令人难忘;另一面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抓住这个词,就抓住了理解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
2.齐读二、三自然段。
3.理解二、三自然段内容。
①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简要介绍蔡老师的特点。
②“狡猾”这个词在这里怎么理解?这样用词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狡猾”是个贬义词。作者把贬义词反过来用,在这里是“调皮,淘气”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突出写他儿时在老师面前淘气的神态,同时又形象地表明他不怕老师,而且对老师非常亲热,非常喜欢的心理状态。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深情地赞美他的女教师,仔细地体会一下这些词语,在书上加上重点号。“从来不打骂……仅仅……好像……轻轻地……狡猾……多么……。”
4.再齐读第三自然段(一遍),仔细体会课文。
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四、五自然段。
6.理解四、五自然段内容。
问:仔细看第五自然段的结尾句,作者为什么不说“看到蜂王”,而说“认识蜂王”?不说“头一次”而说“生平第一次”?用这两个大词写这件小事,这样用词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认识”这个词表明不仅看到了,开了眼界,而且学到知识,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生平”是一生、一辈子的意思,而作者当时还是小孩子,谈不到一辈子,这样用词是强调他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甜的蜂蜜。作者这样大词小用,生动地写出孩子的心理状态,表明这样事,当时在孩子心中是多么不平常,多么激动孩子幼小的心灵。作者这样细心推敲词语,表明儿时那有趣的生活,那香甜的蜂蜜,那美好的回忆,都是和蔡老师的爱分不开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蔡老师的`无限敬意。
通过以上几件小事,既写出蔡老师对孩子的真挚的爱,也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深情的赞美。
过渡。
7.蔡老师不仅热爱学生,而且用她丰富的知识,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人材。于是作者回忆起蔡老师对他爱好文学的影响。齐读下段文字。(6自然段)
8.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突出蔡老师对他影响之深?
“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这两句话写出蔡老师对他的影响多么深刻!至今蔡老师读诗的音调,犹在耳边;蔡老师教他的诗,记忆犹新。这件小事表明,他一生所从事的工作,他所走的道路,是和蔡老师的培养、熏陶分不开的。
过渡。
9.接着他满怀激情地赞美他的女教师,齐读第7自然段。
理解两个反问句的作用。
10.下面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一件小事,当他回忆起这件小事时,作者写道:“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①作者真的考虑过“不值得提它”吗?
②“占据”在这里该怎么理解?
“占据”原义是强力占有。这里是大词小用,表明这件事在孩子的心中占有的分量太大了,他幼小的心灵完全被这件事感动了。这样用词,写出作者当时的心里充满对蔡老师的感激。
③为什么这件事这么激动他幼小的心灵呢?
从作者朴素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在幼小的时候,家中遭到不幸。父亲在军阀部队里生死不明,“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从这些回忆中,我们看到在那人情像纸一样薄的旧社会,他们母子俩求告无门,母亲只好求神问卜了。这件事也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有些不懂事的小朋友常常欺负他、气他,常喊什么哪?( ),在这最困难的日子里,蔡老师对他伸出热情的手。蔡老师对他的同情和爱护,蔡老师那颗善良的心,都使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感激。他回忆到这里,无限深情地写道:“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个小小的纠纷……”,从这里开始齐读课文。
作者三次连用“多么……多么……多么”表现出他对老师的热爱和无比深厚的感情。“伟大”是不是大词小用呢?不是的,这是十分恰当地赞美了在这普通的小学女教师身上,有着多么高尚的品德,多么善良的心田。她确实是既普通又伟大。
11.下面课文是写和蔡老师分别时,作者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教师范读。
①“默默地”站在老师身边,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无限依恋。
②为什么感到漫长?(一般说,孩子多是盼望假期到来的。)
似乎反常的说法,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③为什么变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
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敬。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④模模糊糊
12.结尾设问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的怀念。
三、巩固总结
1.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仔细体会文章的内容和写法(4人朗读)。
2.谁来归纳一下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回忆了和老师相处时的几件小事,赞美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怀念和尊敬的思想感情。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在记叙中有着浓厚的抒情味道。
②选择感受最深的事来写,这些事都是他记忆中最美好,最难忘,曾激动他心灵的事,因此文章非常感人。
四、理清感情线索(结合板书)
难忘——依恋——思念
难忘——文章第一段,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
依恋——是留恋,舍不得离开的意思。文章列举蔡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依恋蔡老师的两件事。蔡老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人。放假前孩子们与老师难分难舍;暑假中渴望教师返校,感到时间的漫长;作者思念老师甚至梦中寻找。
思念——文中最后几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深情的语句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五、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写法,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短文。
2.预习提示字词
3.练习一,2,3。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班级老师一天所做的事情及其意义。
2、能够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感受老师对小朋友的关爱,产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老师工作的图片、歌曲《老师,再见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的理想是什么”引入
师:长大了有什么理想?想当什么?小结: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想当医生,有的人想当警察,还有的人想和我一样,成为一名教师。
二、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
1、猜猜我的好老师。
师:你们班有几位教师?喜欢班上的老师吗?我来说老师的特点,你们猜猜是谁?小结:小朋友很厉害,一下就猜出是哪位老师,班上老师的本领真大,你们很幸运,有这么优秀的老师陪你们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2、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
(1)师:班上的老师辛苦嘛?
师:老师每天都是怎么工作的?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如:扫把、黑板、洗裤子、睡觉、锅、教研照片,……
(3)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讲述教师的工作内容。
3、小结:班上的老师都很辛苦,每天要给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打扫卫生,让班级环境更加明亮,带小朋友上课做游戏,让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洗小朋友尿湿的裤子,拉屎的裤子,中午不能休息照顾小朋友午睡,一直到大家都回家了。老师还要备课准备明天小朋友活动的教具,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
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对老师表达热爱之情
师:老师这么辛苦,这么爱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老师呢?
(鼓励幼儿对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特别是胆小的幼儿,抱抱他,亲亲他,帮助他勇敢表达。)
师: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离开和你们朝夕相处三年的老师,如果让你对老师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怎么说。
四、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的同时,教师梳理小结。
我的老师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谈话。
1、读课题:
(1)课题中的“我”是谁?
(2)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3)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1)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②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3、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著名”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____________”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①“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②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①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②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③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④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①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②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①“深情”是什么意思?
②“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③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1)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我的老师教案6
课题:
我心中的老师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人。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基本描述出最受欢迎的人的外貌等特征。
2.在肖像绘制的过程中能否既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3.能否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面貌特征,多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5月17日——5月18日
活动一:“猜猜她是谁”
教师将同级部的一位老师的特征编成一段谜语念出来,请同学们猜猜她是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也尝试着编一小段谜语来描述一位教师的外貌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抓住人物最主要的面貌特征。
活动二:
课件出示大家熟悉的几位教师的照片,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谁,为什么?他的特征是什么?
你最喜欢老师什么样,最不喜欢老师什么样。
教师请最喜欢自己的几位同学上来分析一下自己的特征,并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下。
同学们评价一下谁把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像。
活动三:
大家拿起画笔用彩笔线描的形式来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画张像。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根据这位教师的喜好以及所教的学科添画上背景。
活动四:
“猜猜他画的是谁”画展,通过“猜猜他画的是谁”的方式评价谁的画将老师的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
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5月19日——5月21日
活动一:
课件出示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来表现老师的作品。请学生边欣赏边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绘画、拓印、粘贴、立体制作摄影等形式来表现老师分别有什么表现效果。
活动二:
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理解画肖像画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风格。鼓励同学们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拓印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绘制肖像。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活动三:
“我们的老师”作业展,将所有的作业粘贴在一张大纸上,请学生简单的写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与表达师生共同生活中感人的事,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收拾与整理,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材料。
札记:
在导入新课时,我灵机一动,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编成谜语,以“猜猜她(他)是谁”的形式展开一个小游戏。学生在出谜面的时候自然会将这位老师的特征表述清楚。当同学猜对了时,我又反问他们:“你是从哪些地方猜出是这位老师的?”这样激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如何概括和表现人物的特征。比以前老师帮助学生分析、比较得到的只是极易的要牢固,掌握的要灵活。这正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魅力所在。
我的老师教案7
教学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记住记叙的要素。
2、记住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知道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记住记叙的要素;
2、知道课文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记叙的要素,学会分析句子。
教学准备
预习,解决不会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
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
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板书课题
(二)
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
原名鸿杰
,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
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检查预习
1、
褪色tuì
磕头kē
卜问bǔ
纠纷jiū
2、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四)回忆与总结
关于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
朗读,再默读课文,思考:
1、文章第一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章最后一节的段意是什么?
(六)再读课文,
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布置作业:
1、字词抄写两遍
2、试着填写表格
事件
表现的内容
老师假装发怒
蔡老师的`温柔、慈爱
同学们,昨天是教师节,那在教师节的时候,你一定有想到以前教过你的你喜欢的老师?(嗯)你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点两三个同学回答,导入。
补充其他生字词
(四)学生自由探讨
细读课文并说出你读到了什么?(生说师梳理)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大致划分文章段落,并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板书文章结构)
(六)段落作用分析
思考:
1、文章第一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最后一节的段意是什么?
(四)换成(七)来讲,并布置学生找出两件详写的六要素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魏巍
第一节:交代最使我难忘的老师是蔡芸芝先生,总领全文。
最后一节:写与老师的分别,呼应开头。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我的老师教案8
教学分析
分析教材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教本文,不必划分段落,可从理清作者思路入手,分析各个片断间的联系和照应,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范例,课内安排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师的思想
教学策略
教具学具
一、课前预习:
(一),注音:芸(yún) 榆(yú) 痣(zhì) 褪(tuì) 卜(bǔ) 磕(kē)
(二)熟读全文。
(三)思考题:①作者选择了哪几个生活片断写《我的老师》?②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作者对蔡老师怀有怎样的感情?找出表达作者深厚感情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我的老师,那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难忘)(板书难忘)围绕难忘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1.假愠 2.教舞 3.观蜂 4.教读诗 5.看写字 6.排解小纠纷 7.梦中寻师)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14、6写师爱生,5、7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6、7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五)布置作业: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
(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哪些品质,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本文以难忘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爱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我的热爱和我、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五)作业:读课文,写作文。(要求:着重写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并以此为中心选择材料;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我的老师教案9
教学目标:
1、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2、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莎利文老师独特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授海伦·凯勒的故事。(要求学生记录要点,课后结合自读提示和文后的方框内的短文,查找课外书,整理成一篇探究海伦取得成功的原因的短文。)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此后,她又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她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二、快速阅读全文,思考:
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三、讨论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
通过实物接触和理解教法,教会海伦认识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认识自然界。
3、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四、朗读1-3自然段
1、这三段文章写了什么?
2、莎利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之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吗?
莎利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4、第二段结尾一句说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从全文来看,莎利文老师给我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乐趣,求知的欲望与乐趣。
五、朗读最后一段
点拨:如果说前一篇课文里面,饱含魏巍对蔡芸芝先生的感情是依恋、思念、热爱的话,从这一段看来,海伦对老师的感情主要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来的。
感激爱戴之情。
六、总结:
前一篇是选择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日,从校内到校外,表现老师的温柔、慈爱与公正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与思念,而此课也是具体选择三件事去表现老师的爱与教学方法及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两篇文章一中一外,一是正常儿童,一是残疾儿童,都是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两篇文章的结构大体相似。
七、作业
课外再阅读几遍课文,思考:海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并把思考的结果写成一篇短文。
八、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
一、第一天相见: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二、对我的教育
1、认识事物都有名称:洋娃娃、水联系实际、启发诱导深沉的爱
2、体验大自然情感体验}科学的教学方法
3、认识抽象名词情感体验、对比、比喻
三、感激之情
开了眼界给我爱、欢乐与美
使我生活更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我的老师教案10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对老师的评价从“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截然相反的转变。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二、学习重点:
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的原因
三、学习难点:
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侧面——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四、课前准备:
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五、学习时间;
1课时
六、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正确读记词语:
侃侃而谈 故意编造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饶有兴趣
增长见识 接近真理 终身受益
3同桌分节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把预习情况反馈给老师;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解疑
1作者认为谁是他最好的老师啊?(怀特森 先生)
2他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吗?
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1)指名读,读出什么感觉来了?(生说)
(2)看来怀特森先生不算个好老师,对不?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老师呢?请读课文1、2小节,找出他是怎么样的老师?
2.合作探究:默读1-2小节,哪些读出“出人意料?”
(1)谈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有过“目瞪口呆”的感受?读出作者的那份惊诧。
(2)还有哪些字眼让你体会到作者的惊讶来?
(3)作者为什么“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读出全班同学的那份惊愕来。
(4)一个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内,可全班同学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个词那就叫——(出人意料)
3探究“最好”
读读课文最后三个小节,划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一会儿交流。
(1)“冒险”——你会在这样冒险的课堂上睡大觉吗?为什么?
(2)“挑战”——是呀,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搭设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这便是一种挑战。
(3)“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不正培养了我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既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
出示“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有两个“不要迷信”,说说你看法。
(2)能把“迷信”改成“相信”吗?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
想象:如果当时同学们不迷信老师,课堂上又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呢?并交流。
(四)总结收获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
我的老师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读议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最好的老师?
2. 学生畅所欲言。
3. 揭示课题。
4. 学生读题后,就题质疑。
二、携问会文,走进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 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自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这位好老师,并圈出文中的关键词语。
2. 读后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圈画的词语。
(2)指名学生把圈画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3. 读读写写,熟悉词语。
4. 考查预习课文、感知课文的程度。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3)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精读会文,走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 多媒体出示:
当我读到( ),我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位( )的老师。
导语: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问题,再次细细品读课文,真真切切走近这位好老师——怀特森先生。
2. 学生尽情读文,并做批注。
3. 个性表达,燃情导读。
(让学生畅意表达,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灵活展开教学,努力使课堂充满灵动。)
4. 提炼文本,升华理解。
(1)课件出示:
怀特森先生用这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他的学生都不会忘记( )。
(2)小组交流汇报。
四、延续话题,赞美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 这位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的老师?为什么?
2. 真情表白。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些什么?
(2)二十年后,你或许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想起怀特森先生当年的教诲,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3. 课件播放:伽利略挑战权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
(1)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看了故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生谈感受说启示,师相机介绍伽利略,以增进学生对他的了解与崇敬。
4. 你有过挑战权威,挑战教材,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事例吗?
五、真情感言,情洒最好的老师
1.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颇深,请为此写几句学习感言。
2.学生展示真情感言。
六、激情延伸,感怀自己最好的老师
回忆教过自己的老师,哪位最令你难忘?是他的循循善诱,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是他父母般的爱心?……课后请你自拟题目,也写写自己最崇敬的老师。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怀特先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奠定学习基础,提高教学时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开课导题,尊重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释放学生表达的愿望,为学生就题质疑做好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从问题开始。
携问入文,引领学生切入主题,让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感悟课文内容,初步走近怀特森先生这个人物。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走近课文,走近主人公,让学生换位体验,对比感悟,读评析渗,让情感态度和价值感渗透到潜心会文中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读书中、辩议间自然产生涓涓流淌。
情到真处本自流,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及时进行提示、指导,让学生语赞怀特森先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努力实现个性化阅读。
让读与写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激发对生活情感的认识,提笔感恩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历练文笔的情感表达,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追求。